首頁 >> 莫干山·棲山山居

莫干山·棲山山居

德清縣莫干山鎮后塢村西塢里49號
湖州 · 浙江省

預覽所有圖片

旅游資訊

關注IBD|陳燁教授談益生菌與生活習慣管理

2024/6/14 11:15:59

北京2024年6月14日 /美通社/ -- 今年5月19日,全球再次迎來了世界炎癥性腸病日(World IBD Day)。這一重要的日子旨在提高公眾對炎癥性腸病(IBD)的認識,并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關愛。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、國之名醫、消化科學術帶頭人陳燁教授接受了Mayoly的邀請采訪,詳細講解了益生菌在IBD治療中的作用及患者生活習慣的管理。

"腸道與肝臟、腎臟,甚至是肺臟、情緒心理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。"陳燁教授說道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腸道是通過腸道菌群承擔機體一系列的生理功能,除了常規大眾認知的消化吸收功能,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具有重要的免疫調節作用;同時腸道還有"第二大腦"之稱,擁有自己獨立運行的神經系統,發揮調節消化、排泄等功能;腸道還承擔內分泌代謝、毒素轉化等一系列復雜的生理作用。

近些年,炎癥性腸病(IBD)的發病率持續增高,但其病因和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確,目前認為本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腸道免疫炎癥性疾病,發病機制假設是環境因素作用于易感人群,使腸道免疫炎癥反應過度亢進導致炎癥病變與組織破壞。

炎癥性腸病(IBD)作為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,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。IBD的癥狀常包括腹痛、腹瀉、體重減輕、便血等,病情反復發作,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。盡管目前IBD尚無根治方法,但有很多手段來控制病情,通過科學的管理和治療,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癥狀,維持較高的生活質量。

益生菌已被用于IBD的輔助治療

提及控制病情,陳教授指出,"益生菌具有抗炎、維持腸道穩態的作用,可作為IBD的輔助治療"。 腸道菌群失調是IBD重要的發病原因之一,也是最早對腸道菌群進行深入研究的疾病之一,相關研究揭示了IBD患者腸道菌群多樣性和穩定性降低,具體表現為真桿菌、擬桿菌、梭菌減少,腸桿菌、梭形桿菌、腸球菌增加。益生菌作為一類活性微生物,能夠在胃腸道中存活并定植于腸道黏膜,大多數隸屬于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屬。目前益生菌已被用于IBD的輔助治療,從抗氧化應激、促進腸黏膜修復、調節免疫、恢復腸道菌群平衡、改善營養代謝等多方面發揮作用。

腸菌不同,對疾病的影響也不同。例如具核梭桿菌對腸炎的發生起到促進作用,而普拉梭菌則能夠抑制IBD的發生。這也證實在臨床中,可以通過調整腸道菌群的組成來治療IBD,目前最常用的手段就是FMT,該方法對于其他手段治療無效的IBD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效;此外,還能夠利用糞便細菌作為生物學標志物,預測IBD患者對經典生物制劑治療是否應答,臨床醫師將能更迅速地確定有效治療方案,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
IBD患者的生活習慣與運動管理很重要

IB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特別注意飲食習慣,應避免辛辣、油膩、高纖維和刺激性食物,多食用易消化、富含營養的食物,保持飲食規律,并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入。對于不同類型的IBD患者(如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),在飲食上有不同的建議: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避免高纖維食物、乳制品,而克羅恩病患者則應注意避免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。

"適度的規律的運動,可以提升我們整個機體的一個效能",采訪中,陳燁教授特別提到了規律運動的重要性。適度的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游泳和騎自行車,可以幫助IBD患者增強體質,減輕壓力,但應避免劇烈運動,急性發作期間不要鍛煉,直到癥狀消退才能再次安全參與。值得注意的是,保持心情舒暢對于IBD患者尤為重要,建議患者采取積極的心理調適方法,如參加心理咨詢、練習瑜伽和冥想,并保持良好的社交活動。

展望未來,益生菌和胃腸微生態在IBD治療中的潛力巨大。陳教授表示,未來的研究將進一步揭示其作用機制,優化益生菌的使用方法,從而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。

在世界炎癥性腸病日之際, 我們呼吁社會各界關注IBD患者,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。依托大眾關注,持續推動疾病管理和相關治療方案的研究,以此幫助IBD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,提升生活質量。

莫干山·棲山山居交通指南

所屬商業區:
酒店區域:德清縣
酒店地址: 浙江省 · 湖州 · 德清縣 · 莫干山鎮后塢村西塢里49號

莫干山·棲山山居

德清縣莫干山鎮后塢村西塢里49號
湖州 · 浙江省